救命药频遭降价死,这是怎么回事?近日曝出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去年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下面来看救命药频遭降价死的详细情况。
救命药频遭降价死
近日,有多家媒体曝出,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去年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
其实药品短缺已不是偶发现象,短缺药品中不乏廉价常用药,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药”。
廉价“救命药”轮番消失,哪些常见药中了枪?
过去几年,“药荒”轮番上演: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2015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全国断供……
这些首选救命药多是已纳入医保的低价药,此类药品的短缺,使患者们不得不选择昂贵的替代药品。严重的供不应求,还滋生了短缺药品的“黑市”。
在医药市场上多次断供的“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儿童的肾母细胞瘤、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该药的价格在化疗药物中算是便宜的,属医保报销药品,0.2mg/支的“放线菌素D”,价格为10多元,一个疗程仅需10余支。可以说,该药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而在药品断供的情况下,国外替代药一支近6000元。
除了价格高昂的进口替代药之外,药店供给无法满足患者购药刚需的现状也给了一些人可趁之机。一药难求的情况下,黄牛做起了倒卖生意。
此前有媒体报道,一盒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医院却难觅踪影。而“黑市”上的售价竟超过了4000元。但即使是这样的“天价”,由于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买到。上文中提到的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正常价格10元一支,在一药难求的情况下,已经被黄牛贩子炒到了上万元一支。
这些临床使用效果好、价格低的药品为何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降价药品
缺乏利润空间,遭药店拒卖
廉价药逐渐消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利润空间,并且随之形成了原料供应商、药品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的博弈。
很多药店都拒卖药效更好的廉价药,这些药品在采购过程中,常被厂家告知原料缺乏、厂家暂时不生产等,进而向购买者推荐利润更丰厚的替代药。
北京青年报曾报道,作为一种助消化的常见药,售价为0.9元的“干酵母片”已经很难在药店里买到了。店员推荐的多为诸如“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售价在15元以上的药品。店员推荐最多的“乳酸菌素片”,批发价仅为5元,售价为28元。
对此,永安堂大药房店员说:“现在哪个药店还卖9毛钱一包的药,都不挣钱。”健安福医药超市的店员则称:“这么便宜的药,厂家已经不生产了吧?反正我们进不到货。”
有媒体记者按照“天桥牌干酵母片”包装袋上所注明的企业电话号码,联系了生产厂家“广东五洲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答说:“我们没有停产,也没有减产,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正常生产。”而为何出售该药的零售店减少,厂家回答:“可能是这个药比较便宜,药店觉得不挣钱吧。”
一降价就消失?其实是换个包装,重新报价
有些看似消失了的药品,其实只是“换了个身份”重新出现而已。有媒体报道,我国曾上演过每年批1万多种“新药”,同一成分“死而复生”、“此死彼生”的闹剧。
力诺药业市场营销经理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降价死”其实是假死,是换包装、换“马甲”。老百姓大药房连锁(山东)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唐小辉介绍,当时“死掉”的主要是那些实际成分不变,换包装、改剂型、变规格、造新名后重新报价的品种,在当时情况下,只要有变化,就可以换名,就可以提价。
药店里如何买药是一门学问,如果做到买的药又实惠又有效,不被店员忽悠是很重要的。下面来看药店买药注意事项。
药店买药注意事项
1、到合法的药店买药。合法的药店内都悬挂着《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和《营业执照》。一般合法的药店中配有执业药师或者其他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2、如果知道买哪种药,可直接说出药品名称,如果不知道应该买哪种药,可向药店内的药师说明自己买药的目的,用药者的情况(是自己用,还是给孩子或老人买药),以及治疗什么病。应避免与不具备药学知识的促销人员过多接触。
3、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没有医生处方,药店为了你的用药安全不会随意卖给你处方药。
4、在决定购买某种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看是否对症。如果对说明书内容不明白,可向药店内的药师咨询,以免买错药、用错药。
5、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不要买过期的药品。
6、保管好购药凭证,万一药品质量有问题,购药凭证是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依据,可与当地药品监管部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