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代丽丽)襁褓中的妹妹用自己的脐带血挽救了2岁哥哥的生命。北京市脐血库第13例自存移植近日在人民医院成功完成。
去年11月,陕北榆林的2岁男童小伟被确诊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他们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求助,经过化疗和医生们的精细照料,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化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小伟的病情严重,如果只用化疗,他长期生存的几率只有20%至30%。医生们果断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专家介绍,骨髓、外周血、脐带血是目前造血干细胞的三大主要来源。小伟的妈妈在怀孕期间,也曾考虑为小伟存储脐带血,但因为当时是在县城生产,有地域限制的问题,按照规定,她没有办法在国家批准的正规脐血库存储脐带血,所以小伟的那份脐带血就很遗憾地被丢弃了。后来,小伟被检查出白血病后,想到当初错失的那份脐带血,一家人后悔不已。好在,命运为小伟做了另外一番安排。在小伟患病期间,妈妈肚子里正怀着第二个孩子,而且这次妈妈非常重视储存脐带血的事情,早早地就跟北京市脐血库签订了储存协议。没想到,这份储存协议在孩子尚未出生时就发挥了作用。医生告诉他们,如果配型相合,使用同胞妹妹的脐带血为小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是很好的选择。
今年7月10日,宝宝出生了,是个可爱的小妹妹。妹妹出生时,医生保留了那份宝贵的脐带血,并送到北京市脐血库储存。经过比对,妹妹的脐带血与哥哥小伟的配型完全相合。真是太幸运了!根据专家的说法,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即使是亲缘之间,也并非有100%的几率可以配型全相合,同胞的兄弟姐妹之间也不过只有25%的几率。妹妹与哥哥的配型完全相合,这似乎真是冥冥之中命运的特意安排。医生决定单纯使用妹妹的脐带血,为小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那个尚在襁褓中啼哭的妹妹,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用脐带血点燃了小哥哥生命的希望。
小伟的主治医生是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科的王景枝,他表示,小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术后等待3至4周,如果小伟没有不良反应,那么妹妹的造血干细胞就在哥哥的体内“生根发芽”了。
一个是才刚出母体的婴儿,马上就要进行脐带血采集,另一个是仅有2岁大的幼儿,要进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两个孩子都太年幼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否存在着风险和难度?对此,专家介绍,脐带血采集是在新生儿娩出后胎盘脐带与胎儿完全分离以后进行的,因此对母亲和孩子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影响。有亲缘关系脐带血的临床移植效果非常好,患者存活率高,移植后排异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因此,哥哥使用同胞妹妹的脐带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配型相合率高,移植效果很好。
据悉,迄今为止,北京市脐血库共存储了20余万份脐带血,挽救了近700位患者的生命,其中,自体或亲属移植应用了13份。使用案例中,成人占48.6%,其中救治年龄最大患者80岁。体重超过100斤的患者,占近50%,其中体重最大患者1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