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句话的意思指的是人们要在最冷最热的环境中(即冬季和夏季)使自己得到锻炼,只是告诫人们要有一种执着和持之以恒的态度。三伏养生一定要特别注意。
盲目锻炼身体可能适得其反
夏天高温炎热,锻炼身体的时候要避开高温的时间段并且最好进行一些轻松的运动。晨练可以对血液循环的起到促进作用,傍晚的时候去锻炼身体对睡眠有好处。值得注意的是,过度锻炼很有可能会导致人体体温过高,更容易脱水,使得心血管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另外,夏天锻炼还很容易中暑,人的健康受到损害。即使这样,也不可以长期待在空调房不外出做运动,因为这样会降低身体的适应能力,增大患病的几率。
因此,在夏季,建议进行一些轻松的运动,比如步行、练瑜伽、跳交谊舞。运动时间最好是半小时,而且运动后要适当补充水分。
三伏天,“食补”可别太丰盛
温度高、湿度大和白天时间长都是三伏天的特点。与其它季节相比,这段时间人是晚睡早起的,休息时间会减少,容易流汗会消耗人体内部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无机盐。人的身体状况所处的水平会相对低下,消耗的比摄入的多,因此,在夏季,有不少人的体重下降了。
即使是这样,食补时也不可以盲目。由于在夏季的时候,会食用比较多的稀食饮品,会稀释胃消化液,导致消化功能减退。如果在这个时候进补,不仅难以消化,还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肠胃不畅。另外,多数的药补的属性是温热的,夏季进补会上火。况且夏季排汗多,代谢加快,进补的养分大多会被浪费掉。
因此,夏季“食补”应该以饮食调养为主。而饮食调养主要是清心防暑、滋阴生津。另外,夏季人们食欲下降,脾胃功能不太好,建议吃得清淡一些,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的食物。除此之外,三伏天不宜吃得太饱,七、八分饱即可,但仍要全面、均衡和营养。
老年人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天气的变热,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增大。这是因为天热气压较低,氧分压也会跟着降低,人体的心肌、大脑组织对缺氧较为敏感,容易导致心脏和大脑血管反射性痉挛,从而致使心肌缺血或脑缺血,引发心肌梗塞和缺血性脑中风。另外,在气压低的环境下,人进行体力活动会使心脏与大脑的耗氧量增多,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减退,与年轻人相比,体内的水分大约少了15%,所以老年人的抗热能力比较差。正常情况下,对于老年人来讲,当所处的环境的气温达到33℃的时候,就不应该再从事体力活动;当温度上升至35-36℃的时候,应该停止一切活动,包括散步、搞卫生这些日常的活动。在三伏天,老年人要以静养为主,确保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多休息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