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家庭医药箱里总会有类似“头孢”“西林”的药物,人们习惯称为消炎药。但有不少人不懂消炎药、抗生素、抗菌药的区别,导致使用时常出错。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等)产生,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物质,分为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治疗作用,其中有个别抗生素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的效果。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糖肽类、抗真菌类、抗结核菌类等,其中前6类抗生素以抗细菌为主。识别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有两个方法:一是看药品说明书或药品标签中的“适应证”一栏,凡是写了用于治疗某细菌感染的疾病,就是抗生素;二是看词头或词干,比如常见的头孢、西林、霉素、环素等。
抗菌药主要对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包括部分抗生素。二者的概念有区别也有重叠,但不是包含关系。比如一些人工合成的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就不属于抗生素范畴,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抗生素不属于抗菌药。因此,抗菌药不能和抗生素画等号。
消炎药,包括医学概念中的“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还有糖皮质激素等。顾名思义,消炎药可以消除炎症,但并不能杀灭病原微生物,而是直接针对炎症的,属于对症治疗药物。“炎症”并不是特定疾病,而是疾病表现出的红肿热痛症状,比如感染性疾病。因此,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
但因感染性疾病发生时,身体也会有类似的炎症反应,很多人会先选消炎药,但这时应使用抗生素消灭微生物。如果炎症并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比如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即使使用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作用。
生活中使用抗生素和抗菌药时,常出现7个错。
头疼发热就用药。细菌或病毒都可以引起感冒,而不少人感冒多为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无需使用抗生素,除非合并细菌感染。世界卫生组织一再强调,“抗生素不能治愈感冒和流感等病毒性感染”。
用药时间越长越好。不少人认为,抗生素的用药时间越长越好,细菌可以被彻底杀灭。其实,使用抗生素有一个疗程,不同细菌感染的治疗疗程也各不相同,使用时间太长或太短、更换太频繁可能对疾病的预后有影响,甚至容易出现耐药性,导致无药可用。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
抗生素越贵、越新、越广谱越好。每种抗生素的优势、劣势不同,并不完全存在“贵贱”之分。选择抗生素时,需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既往有无药物过敏,感染部位、病原菌和严重程度等情况来决定。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迷信高价、广谱、最新的抗生素,认为疗效更好。实际上,抗生素使用原则是,除非在未明确病原菌时可选择广谱,否则能用窄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不用高级。另外,一些常见药的药效较稳定,价格相对便宜,不良反应也比较明确。
疗效不好就换药。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疗程是否足够。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需的周期,不要频繁更换药品。因为用药起效需要一个过程,频繁换药,反而造成细菌耐药性,菌群失调。
口服给药不如静脉效果好。对于一般感染患者,如果无严重恶心、呕吐等症状,所用药物口服吸收良好,也能达到很好的药效。但对病情较严重,或因高热产生恶心、呕吐等明显胃肠道症状而无法口服的患者,需采用注射给药。
联合用药效果好。随意服用多种药物,不一定增加疗效,反而可能增加副作用或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菌种选择相应药物。
病情好转,擅自减少用量或停止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有些人认为,病情好转就可以减少用量或停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损害。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不同部位、不同严重程度的感染,使用药物治疗的剂量和疗程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只需三四天,复杂性尿路感染需要十几天。生病时,人体像个战场,药物进入人体后会配合免疫细胞将细菌围住并杀灭,不适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但并不意味着已经打赢了。如果这时停药或减少用量,就等于停止或减少向战场增派的援军,给细菌一个反扑的机会,而这时还存活的细菌,大多是生存能力较强的,如果复发可引起更严重病情。也就是说,如果病情有所好转就减少用量或停药,药物不能在体内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有可能导致致病菌死灰复燃,而且剂量不足往往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疾病无法痊愈,甚至可能转为慢性感染或产生其他严重并发症。
抗菌药、抗生素停药原则:一般在体温正常、症状消退的72~96小时后再停用比较合适。建议大家在服药时遵循医嘱,切忌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