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百科 诗词大全 搞笑图文 食物相克 周公解梦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试试这几个“止泻穴”!

腹泻,即拉肚子,是很常见的小儿疾病之一,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以夏秋季节为多见,临床主要表现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

腹泻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长时间的腹泻,也有可能会让机体丢失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丧失大量的电解质(如钾、钠、镁等),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甚至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因此,小儿腹泻也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试试这几个“止泻穴”!

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稚阴之体,脏腑娇嫩、脾胃脆弱,易感外邪,易为乳食、生冷、积滞所伤或脾肾阳虚导致运化失常而引起腹泻。而推拿则通过力度适宜的手法刺激体表穴位,疏通经络,使气血流畅,以调整各脏腑功能,促进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

湿热泻

湿热泻多发生在夏季,外界湿热天气容易使得气血流通不畅,脾胃运化传导功能失调,进而引起小儿大便稀薄或急迫暴注,大便色黄而臭,有时可有腹痛,食欲常不佳,身热烦渴,小便少且尿色偏黄,舌苔黄腻,指纹色紫。对于这种类型的腹泻,治疗上主要是清热利湿、调中止泻为主,并可辅以以下操作:

清大肠:首先找到大肠经的位置,即食指桡侧缘,食指根部至食指尖之间,然后爸爸妈妈用自己的左手先将小儿左手的五指固定住,暴露出食指桡侧缘,以右手拇指或食指,由指根推向指尖,此为清大肠,每次操作300次/1-3分钟。

退六腑:六腑在前臂尺侧(即近小指的一侧),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自肘横纹推向腕横纹,反复300次。

寒湿泻

寒湿泻是因天气变化,没有注意做好保暖,导致肚子受凉而引起的腹泻,或是因过食了生冷的食物,外感风寒邪气损伤脾胃而引起腹泻,患儿一般表现为肠鸣腹痛,大便清稀、多泡沫、色淡不臭,小便清长,舌苔白腻,指纹淡红。对于这种类型的腹泻,在治疗上除了温中散寒、化湿止泻外,还可以给孩子这样揉一揉:

揉外劳宫:外劳宫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掌骨中间,与内劳宫相对应,每次推拿按揉外劳宫150次左右即可。

揉天枢:天枢是关联大肠的要穴,位于肚脐旁两寸(约2指头宽),是脾胃升降清浊的枢纽。按揉的时候,家长可用食指或中指揉小儿脐旁的天枢穴100次,或采用逆摩腹的手法,将掌心搓热后放在小儿肚脐处,逆时针画圈摩脐100-300次。

伤食泻

伤食泻是消化不良导致的腹泻,由于喂养不当,食物积压在肠胃,损伤了小儿胃肠,结果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腹泻。这种腹泻类型的小儿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或伴有呕吐,小儿在腹泻之前常哭闹,拉了后腹痛可缓解。大便量多,稀薄有残渣或乳块,气味酸臭,舌苔较厚,白腻或微黄,指纹紫红。对于这种腹泻,在治疗时以消食导滞、健脾和中为主,另外再辅助以推拿:

清脾经:清脾经,或清补脾经,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操作时,家长可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宝宝的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宝宝拇指,抻直,再用右手拇指从宝宝拇指指根到指尖来回推,推300次即可。

清大肠:操作见前面的步骤。

揉板门:板门,又称“脾胃之门”,位于手掌大鱼际之处,以操作者右手大拇指指端或螺纹面接触板门穴,轻揉50次。

拿肚角:肚角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大筋处,操作的时候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称为拿肚角,操作3-5次。

脾虚泻

小儿由于脏腑娇嫩,脾胃脆弱,如果又再加上喂养、护理不当,或是长期腹泻导致脾胃受损,也会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腹泻。这种类型的腹泻常迁延不愈,常为水样便,次数较多,常常食后即泻,面色萎黄或虚浮,食欲不振、舌苔淡薄、指纹淡红、精神较差。对于这种腹泻常以健脾益气、温阳止泻来调理小儿脾胃,此外,我们还可以给这种类型的腹泻患儿推拿治疗:

运八卦: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四周的内八卦穴作环形推运50次;

揉脾俞:用拇指或中指罗纹面揉小儿脊柱两旁的脾俞、胃俞穴位各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