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阴冷萧凉,不觉裹紧外套,望着涂上了一层苍灰色的天空,多希望能看到太阳啊。
在凉冷中,我想到了“烤太阳”。值得一提,“烤太阳”不是把太阳拨弄起来放在火上烤,而是人们在冷的时节享受地晒着太阳。最适宜“烤太阳”的时节,是冬天和初春的大晴天。那个时候,阳光拨开层层阴冷,穿过秃黑的枝桠,灿烂地打照在墙壁上。中午烤太阳挺好的,搬两三张木椅放在太阳直照的墙角,端着盛有饭菜的瓷碗,拿双筷子,祖孙二人面向着墙角,背对着太阳吃午饭,很是舒服。后背能感受到一片切实的温暖,田间嫩草在土壤的根须,感受的就是这样一束束温暖的的阳光吧。而脸不至于晒得难受,对着墙角自有一方独特的荫凉。草丛里的母鸡们见此,会兴冲冲地跑过来,围转在脚边,“咯咯”叫,乞求着碗里的吃食。后来知道,“烤太阳”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更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阳光普照,生命匍行。在夏秋交际时节,刮着西南风,下午两三点钟,在背风的墙面,烧壶水,搬张椅子放衣物,老人家都很喜欢给孙儿洗个舒服澡。太阳正好,孩子在热水里搓洗着,穿好衣物,湿漉漉的头发可以被风自然吹干,洗衣物不冻手,洗好的衣物在太阳下也容易晒干。春夏时节,不正是草木生长时节?在《长歌行》中,有淳朴的诗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青草野花漫地,瓜秧下田地,篱笆围筑,青藤茂盛,黄花迎绽,小果慢探头枝叶,一派生机。尤其夏日,乡间人家割稻,稻谷铺晒在屋前水泥坪上,每个一个时刻便用木耙翻犁均匀平铺的稻谷,“嘚嘚”声中,阳光被犁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颗稻谷都均匀地躺睡在太阳下,呼吸着美妙的太阳。当我们用筷子夹起一口白米饭是,要知道,我们嚼食其实是一粒粒的天地太阳精华。也听说,有的老人熬过了严冷的冬天,却没有在春天里继续走下去,或许也是因为阳光吧。太阳,运行着生命。
早晨的太阳,有个好听的名字,曙光,象征着希望。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信仰是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讴歌了”。有一部电影,讲述的是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抗战,保守战争的人们,严冬时节躲藏在森林深处用树枝覆盖的小洞里,他们等待着战争的结束,他们讨厌黑暗的日子。终于,战争结束的消息在一个清晨传遍了整片森林。人们走出小洞,早晨的一束阳光穿透森林,照射在衣衫褴褛的人们脸上,这阳光,就是生活的新希望,光明与温暖。“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太阳是早晨的起始,是一天的始端,正如它是非洲草原上羚羊奔跑的脚蹄。
黄昏时的太阳,叫夕阳,它有一股天成的柔情。在夕阳里,我们能看到徐志摩《再别康桥》里河畔的金柳新娘,能听到行走着的诗人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能看到泰坦尼克号上萝丝在杰克的柔情怀抱里尽情张臂飞翔。
不论是早起行走在朝阳里,还是一天的忙碌过后远望落日余晖,我都觉得每一时刻的太阳光很美好,至少我行走着,存在着,感受着生命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