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冬至”,今天的日历上这样印着。传统中,这一天常常与“进补”两字联系在一起,因为“三九”严寒是紧跟着冬至而来的;而现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日渐增强,“补”已不再集中于冬至,也不再单单意味着人参膏方。于是乎,对不少人来说,今年冬至———不进补。
暖冬效应参茸淡销
冬至进补,最主要的作用是“给身体加油”,通过补充体内的能量与营养来抵御寒冷的天气。然而,今年的冬至虽然比往年早到了一天,严寒却迟迟不见踪影。
“我这个人比较怕冷,去年冬至的时候就去药房买了点膏方,吃了后身体果然暖和多了。本想今年再去买一点,没想到今年是个暖冬,直到现在我还没觉得冷。”怕冷的张小姐对记者说道,“看来,今年进补的钱可以省下了。”记者昨天还走访了南京路上的几家药房和食品商店,发现虽然已经是冬至夜了,但人参、冬虫夏草、燕窝等传统冬令补品的柜台前基本上没什么顾客走动,即便是正在搞参茸节优惠促销的一家大药店,买的人也是屈指可数。而××胶囊、××含片等保健品更是无人问津,三阳南货店和食品一店的相关负责人都告诉记者,“保健品的销量逐年下降,今年比去年又少了近30%。”
来自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由于“暖冬效应”,近一个月来,保健品和野山参、冬虫夏草等传统补品虽有动销,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量都有回落。
四季都补无需突击
年过50的黄先生过去也讲究冬至进补,而且常常是食补、药补双管齐下,不过今年,他却决定不补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平时已经保养得很到家了。“以前在冬至大补,是因为那时的生活水平不如现在,平时没什么营养,只能在冬至那天把一年的营养统统吃进。而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不但平时吃得好,补也成了一年四季的事,所以根本用不着再到冬至这天吃补品了,当然喽,吃蹄骨旁什么的就更用不着了。”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意思是冬至进的补,补的不单单是岁末的这几天,还可以把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明年开春的健康打下基础。然而现在,大鱼大肉早就不是什么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的稀罕东西了,蛋白粉、维生素、水果片等功能性保健品也已经成为不少人一年四季常吃的补品。平时已经补得那么足,如果到冬至再大补特补,很可能就要补过头了。
不知冬至何来进补
“冬至大如年”———过去,人们把冬至当作一个很重要的节日来过;然而现在,不少年轻人对类似的节气已经没有概念了。“明天是什么日子?不知道。”记者昨天在街头对五六位25岁上下的年轻人做了个随机调查,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今天是冬至。
既然连冬至都不知道,自然更没有进补一说了———何况,膏方之类的补品,年轻人并不适合,一般而言,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才需要吃。
不过,年轻人也有自己保养身体的妙方,比如健身。记者上个双休日在沪上某体育馆看到,冬天里还坚持游泳的人就不在少数。一位常年健身锻炼的年轻人还对记者说,“吃补品配补药多麻烦,还不一定比我天天锻炼来得有效呢。
新闻背景冬至的来源
冬至是全家团聚庆丰年的节日,在农历里,冬至是一年中排在最后的一个传统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吃"汤圆",象征家庭的和谐与团圆。
古代中国天文学家根据气候的变化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两个星期定一个节气,冬至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一天,距离农历新年还有六个星期,也就是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的意思就是"冬季到了极点",这个"极点"指的不是气温,而是地球与太阳的关系,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冬至"原是农民农忙之后庆丰收的节日。
周代把元旦定在冬至日,汉武帝重修历法,改元旦在正月初一,自此历代相沿未改。由于元旦曾定在冬至日,因此,历代皇帝仍把这一天当作元旦一般大事庆祝一番,也因为这个缘故,今天还有过冬至增添一岁的观念。
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吃汤圆的风俗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免责声明:本站偏方均根据民间及网络流传整理而成,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身体不适时,勿轻信言论,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本站不是医生、不是商人,不看病、不卖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