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特征
高大乔木,高10-25米;小枝褐色或黑紫色,被棕褐色短柔毛或无毛,有明显白色的皮孔。叶互生,厚纸质至纸质,宽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心形,长8-17厘米,宽6-12厘米,顶端长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稀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常具整齐浅而钝的细锯 齿,上部或近顶端的叶有不明显的齿,稀近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沿脉或脉腋常被短柔毛或 无毛.
2.病害防治
拐枣的生命力比较强,抗病性能好,树苗期常见有叶枯病和蚜虫。叶枯病在发病前和发病初用1:1:400的波尔多液防治。蚜虫危害嫩梢和嫩芽,用 40%乐果2000倍水溶液喷洒,即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3.营养价值
使用价值
木材细致坚硬,为建筑和制细木工用具的良好用材。[1] 拐枣树木是很好的用材木。其材质坚硬,纹理美观,易加工,刨面光滑,油漆性能佳,可用来作乐器、精致的工艺品、家具及建筑装饰等。此外,拐枣树是一种速生树种。树势优美,枝叶繁茂,叶大浓荫,果梗虬曲,状甚奇特,是“四旁”绿化的理想树种,作城市林园的喜阴花木及草坪遮荫树,亦十分相宜。
食用价值
拐枣酒
1.醒酒安神枳椇子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有机酸,既能扩充人体的血容量,又能解酒毒,故有醒酒安神的作用。 2.通利二便枳椇子含有大量水分、葡萄糖、有机盐、脂类物质,具有促进尿液排泄,加速肠道蠕动等作用,故能通利二便。 3.祛风通络止痉 枳椇子中含有大量的钙和枳椇子皂甙,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能够抗惊厥,防止手足抽搐痉挛,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痛麻木之症。 4.止渴除烦,补充营养 枳椇子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蔗糖、果糖、有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能生津止渴,清热除烦,并能给人体补充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果实有益气补血功效,老少皆宜。 5.降血压 研究发现,枳椇子中含有麦草碱、B-咔啉、枳椇甙C、D、G、H、鼠李碱等,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降低血压等作用。
营养:拐枣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科研部门分析测定,其肉质果梗中含蔗糖24%、葡萄糖9.5%、果糖7.92%。风味颇佳,可作为生食果品。因而有“糖果树”的盛名,又有“鸡爪梨”、“甜半夜”之雅称。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苹果酸钾等无机盐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铁、磷、钙、铜、锰、锌等营养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碱。每百克拐枣肉质梗含粗脂肪74毫克、粗蛋白3.07毫克、总酸345.8毫克、维生素C16.29毫克。是一种很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果类资源。
拐枣的果梗,除鲜食外,可用作酿酒、制醋、制糖的原料。可作果露、香槟、汽酒、汽水等饮料。还可加工成罐头、蜜饯、果脯、果干等。采用先进工艺,进行深加工,可制成方便饮料——拐枣晶。拐枣饮料等产品,不仅可内销,还可出口,颇受消费者青睐,很有发展前途。
保健食谱:枳椇猪肺汤 、枳椇子酒 、枳椇子鸡肝、枳椇子四莓汤等。
药用价值
功效:能治风湿。种子为清凉利尿药,能解酒毒,适用于热病消渴、酒醉、烦渴、呕吐、发热等症。
主治:拐枣具有医用价值,可治疗多种疾病。其果梗、果实、种子、叶及根等均可入药,中药称其果实为枳椇子。其药用最早见于《唐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味甘、性平、无毒,有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功同蜂蜜”,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果品。“其枝、叶,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拐枣果梗酿制的“拐枣白酒”,性热,有活血、散瘀、去湿、平喘等功效。民间常用拐枣酒泡药或直接用于医治风湿麻木和跌打损伤等症。在中医上,其种子、木质入药,有清热、利尿、解酒毒之功效。
4.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拐枣适应性较强,喜生于向阳、湿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ph值中性。多年不受人们重视,资源锐减,商品奇缺,应发展规模化栽培。种植前选好宜林场所后,先挖好深宽各 1米的坑,坡地可挖成鱼鳞坑,防止水土流失.坑多施入枯枝落叶,以供栽树之用。
育苗繁殖
拐枣栽培主要用种子繁殖。在11月成熟时收取种子。种皮红褐色。一个果实含3粒种子。种皮革质,胚黄白色,不易吸收水分。于采后用湿沙层积法催芽,一层种子一层湿沙堆藏,50一60天即可出现胚根凸起,播整好苗床(小畦),点播或条播,深2至3厘米,4月初即可出苗。待苗长出 3到5片真叶时间苗,留强去弱。苗期要经常浇水,施肥、促进生长。当冬季可长到 70厘米一 100厘米。移栽到挖好坑内。其次也可用压条和分根法繁殖。在春季将枝条拉下,割一三分之一的小口,压于地下,保持湿润,夏季可形成愈伤组织、生根,冬季或翌年春天可以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