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合法养殖食用的“山鸡”有两种,包括环颈雉和石鸡。环颈雉适应性广,抗寒,耐粗生活环境从平原到山区,从河流到峡谷,栖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陆地各种生态环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温,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动觅食,饮冰碴水,不怕冷。繁殖季节以雄山鸡苗为核心,组成相对稳定的繁殖群,独处一地活动,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则开展强烈争斗。自然状态下,由雌雉鸡孵蛋,雏雉鸡出生后,由雌雉鸡带领初生的雏雉鸡活动。待雏雉鸡长大后,又重新组成群体,到处觅食,形成觅食群。群体可大可小,可以适合大群饲养环境,但密度过大时,妨碍采食,常发生互啄现象。福建招宝农庄忠告全国野山鸡养殖户:野山鸡斗争性极强,喂养一定要断喙,否则就会发生打架、撕抖,甚会将彼此斗伤直至死亡。一般雉鸡(野山鸡)养殖单位都可以负责对引种客户的回收,但厂家一般不会考虑断喙的山鸡收购。所以,在引种后,养殖尽量少些数量集群,以便发生撕抖死亡,同时也可以保证野山鸡的收购,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人工养殖的雉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据观察,家养雉鸡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刚亮和下午5~6时,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间不吃食,喜欢安静环境。
山鸡的体形较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雄山鸡体长90~100厘米(包括尾巴),尾长41~53厘米,体重1000~1500克。雄山鸡羽色华丽,头顶黄铜色,两侧有微白眉纹;眼周裸出,喉和后颈均黑色,颈部为鲜艳的紫绿色,并具有一明显的白色颈环(环颈雉即因此得名);背部前方为金黄色,向后转栗红色,再后为橄榄绿色,均杂有黑白斑纹;腰侧纯蓝灰色,向后转栗色;胸呈金属带紫的铜红色;尾羽长,尾羽中央黄褐色,两侧紫栗色,具有横斑。雌山鸡体形较小,羽色暗淡,大都为褐色和棕黄色,并杂以黑斑;眼栗红色;嘴淡褐色,基部转黑;尾上黑斑缀以栗色更为显著,尾羽较短。脚红灰褐色,爪黑色。山鸡的不同品种之间,其形态特征不尽相同。我国现饲养的山鸡品种主要有河北亚种雉鸡、左家改良雉鸡以及从美国引进的中国环颈雉(现国内称之为“美国七彩鸡”)、黑化雉鸡(也称红雀蓝雉鸡)、特大型直接、白雉鸡和浅黄色雉鸡。
野山鸡主要分布在西古北区的东南部、中亚、西伯利亚东南部、乌苏里流域、中国台湾等地、朝鲜、日本及北部湾。引种至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及北美洲。
进雏前几天要把育雏舍内外彻底清扫消毒。堵塞鼠洞,防鼠害。选雏要选发育匀称,羽毛清洁有光泽、干燥,活泼好动,叫声清脆响亮,眼大有神等健康壮雏。掌握温度应遵循下列原则:初期宜高,后期宜低;白天宜低,夜间宜高;晴天宜低,阴天宜高。出壳后24时左右开食为宜。开食前应先饮水,育雏期要保证供水不间断。开始喂料应少喂勤添,夜间一般不喂,让其充分休息。为了促进鸡生长发育,使其适当性成熟,对雏鸡采用渐减光照法。在保证湿度的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同时避免贼风和冷风直接吹向雏鸡。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防疫。除免疫外应预防鸡白痢和球虫病。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饮水中加维生素C,可缓解应激。
食用价值人工养殖的山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0%,是普通鸡肉、猪肉的2倍,脂肪含量仅为0.9%,是猪肉的1/39、牛肉的1/8、鸡肉的1/10,基本不含胆固醇,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野味食品。野鸡因此成为历代的皇家贡品,清代乾隆皇帝食后赞叹不已,写下 “名震塞北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的名句。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食后评价:“好看、好吃、有野味”;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也对野鸡的营养成份给予很高的评价。山鸡送人是高档礼品,待客是珍稀野味,还是美国白宫招待国家元首的保留菜肴。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节前后,市场上都掀起一股送山鸡的热潮。但这里的山鸡是环颈雉。吃鹰是违法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野鸡补气血,食之令人聪慧,勇健肥润,止泻痢,除久病及五脏喘息等。经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测定: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21种之多,其中有多种是人体自身所无法合成的,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氨基酸模式。并富含锗、硒、锌、铁、钙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儿童营养不良、妇女贫血、产后体虚、子宫下垂和胃痛、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很好的疗效,对人体的滋补功能远远高于久负盛名的甲鱼、鳗鱼等。野鸡中锶和钼的含量比普通鸡高10%,还有防治癌症的作用。观赏价值节日送山鸡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传统,有表达吉祥如意和美好前程之意。同时还可制成漂亮又好卖的标本。我农庄用野鸡的皮毛做成的标本,光彩鲜艳、栩栩如生、高贵典雅,每架200多元还畅销各大城市工艺礼品店、旅游景点。野鸡的羽毛别具特色,还可以制成羽毛扇、羽毛画、玩具等工艺品。英国国防部还把它做成最有效的防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