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家,依沩山禅会。祐和尚知其法器,欲激发智光。一日谓之曰:吾不问汝平生学解及经卷册子上记得者,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之本分事,诚道一句来,吾要记汝。师瞢然无对,沉吟久之,进数语陈其所解。祐皆不许。师曰:却请和尚为说。祐曰:吾说得吾见解,于汝眼目何益?师遂归堂,遍检所集诸方语句,无一言可将酬对。乃自题曰:画瓶不能充饥。于是尽焚之。曰:此生,不学佛法,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遂泣辞山去,到奉阳睹忠国师遗迹,遂憩止。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本以瓦砾击竹作声。俄失笑间,廓然省悟。遽归沐浴,烧香遥礼沩山。赞云:和尚大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却,何有今日事?仍述一偈曰:“一击忘所知,而不假修知。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忘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等。
条目 | 解释 | 详细 |
---|---|---|
受所引色 |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 详细>> |
受戒入位 |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 详细>> |
受戒 |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 详细>> |
受想行识 |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 详细>> |
受想 |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 详细>> |
受岁 |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 详细>> |
受喜 |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 详细>> |
受别 | 【参见: 受记】 | 详细>> |
受决 |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 详细>> |
受具 |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