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相门,如前之体用别论体。二唯识门,如前之摄境从识体。三归性门,与前之摄相归性体相当。但彼不许真如随缘而成为诸法,故假令谓为摄事相而归于真性,亦唯以能依归于所依而已,其实不得谓有为之事相即为真如也。今立真如缘起,成为诸法,则诸法即为真如之体,如波即水。四无碍门,一切差别之事相,悉由无差别之真性缘起,故所起之万法如其性,圆融相即,而事事无碍也。以一法一切法为体,以一切法一法为体。是曰无碍门。见起信论义记上。
条目 | 解释 | 详细 |
---|---|---|
受所引色 |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 详细>> |
受戒入位 |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 详细>> |
受戒 |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 详细>> |
受想行识 |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 详细>> |
受想 |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 详细>> |
受岁 |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 详细>> |
受喜 |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 详细>> |
受别 | 【参见: 受记】 | 详细>> |
受决 |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 详细>> |
受具 |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