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之十地,谓之共十地。大品般若经所说,天台以之为通教之位次:一干慧地,三乘之人,初居外凡之位时,未得真空之理水,观慧干涸之位。二性地,三乘之人,进内凡之位,于真空法性之理,颇有解悟之心时。三八人地,人者忍也,三乘之人,欲断三界之见惑,于预流向起八忍智之位。四见地,三乘之人,见四谛真空之理,已断三界见惑之位,声闻乘谓之预流果。五薄地,三乘之人,断欲界上六品之修惑,欲惑稍薄之位,即声闻乘之一来果。六离欲地,三乘之人,断欲界下三品之修惑,毕竟离欲惑之位,即声闻乘之不还果。七已办地,三乘之人,断尽上二界之修惑,更无所断,所作已办成之位,即声闻乘之阿罗汉果,而彼乘止于此。八辟支佛地,是缘觉乘极果,观智锐利,不啻断烦恼之体,更进而侵害其习气一分之位。九菩萨地,三祇之间,修福研慧,将得一切种智,断烦恼之习气,如仅余少灰之位。十佛地,大功德之力资利智慧得一念相应之慧,观真谛究竟,烦恼习气亦复究竟,如劫火烧木,无复余灰之位。见大乘义章十四,四教仪集注下。
条目 | 解释 | 详细 |
---|---|---|
受所引色 |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 详细>> |
受戒入位 |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 详细>> |
受戒 |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 详细>> |
受想行识 |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 详细>> |
受想 |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 详细>> |
受岁 |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 详细>> |
受喜 |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 详细>> |
受别 | 【参见: 受记】 | 详细>> |
受决 |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 详细>> |
受具 |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