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六种性中除妙觉性者。以种为因之义,而明因位,中除果位。【参见: 六种性】(名数)于璎珞经所说六种性中除第六妙觉性之果性,取因位之种性而为五种性也:一习种性,为十住之位,研习空观,而破见思之惑。二性种性,为十行之位,不住于空,而能教化众生,分别一切法性。三道种性,为十回向之位,修中道之妙观,因而通达一切之佛法。四圣种性,十地也,以前之住行向皆名为贤,此是十地菩萨依中道之妙观,破无明之一分,而证入圣位,故名为圣种性。五等觉性,此位之菩萨,望后之妙觉,虽犹有一等,然胜于前之诸位,故称觉名为等觉性。日本传教注无量义经中曰:“未显真实者,但说随他五性。”
条目 | 解释 | 详细 |
---|---|---|
受所引色 |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 详细>> |
受戒入位 |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 详细>> |
受戒 |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 详细>> |
受想行识 |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 详细>> |
受想 |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 详细>> |
受岁 |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 详细>> |
受喜 |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 详细>> |
受别 | 【参见: 受记】 | 详细>> |
受决 |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 详细>> |
受具 |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