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以权智初开三乘之教为权教,后示一乘之理为实教。如此开会之妙用,悉为权智所使然。就四教而判之,则藏通别之三教为权教,圆教之一为实教。若就华严之五教而判之,则顿教已下皆权教,如法相三论者,止于天台通教,华严始教之分,故贬之为权教权大乘,以我而称实教实大乘。玄义一下曰:“大悲顺物,不与世诤,是故明诸权实不同。”文句一上曰:“若应机设教,教有权实浅深不同。”止观三下曰:“一明大小,二明半满,三明偏圆,四明渐顿,五明权实。”
条目 | 解释 | 详细 |
---|---|---|
受所引色 |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 详细>> |
受戒入位 |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 详细>> |
受戒 |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 详细>> |
受想行识 |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 详细>> |
受想 |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 详细>> |
受岁 |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 详细>> |
受喜 |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 详细>> |
受别 | 【参见: 受记】 | 详细>> |
受决 |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 详细>> |
受具 |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