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百科 诗词大全 搞笑图文 食物相克 周公解梦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三谛之妙观,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于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相当),观为即空即假即中之不思议境也。盖佛陀与众生与草与木皆为三谛不思议之妙境,而佛陀高,诸法广,于我最近且简者,无过于阴妄之念。故特取之为所观之境也。此荆溪譬之以烧灸得穴。就此可知有两重之能所观者能观之智也,不思议境者,所观之境也,此观智与妙境,相望而立一重之能所,而此二者望于阴妄之心,则皆为能观,故对所观之妄心,又有一重之能所,是以妄心观为不思议境也。指要钞譬之于槌与淳朴及砧三种。言槌与砧相望,则为一重之能所,此二者,望于淳朴,则更为一重之能所云。要之以能观之智慧之槌与所观之三谛之砧鍜妄心之淳朴。使为一念三千之妙体。是谓之观不思议境。示之则如图。即上根之人,以此一乘直到宝所也。二、真正发菩提心,此言中根之人,修第一乘,未得真证时发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真正菩提心,助成观法也。三、善巧安心,此言于第二乘尚不得真证时,更修静明之止观。善巧安住一心也。四、破法遍,此言于第三乘尚不得真证时,以一心三观之智慧遍破三惑之情执也,是因真证未发,有三惑之情执碍之故也。五、识塞通,此言于第四乘尚未入法性时。能识别何行相通入法性何相法性蔽塞,而存通破塞也。六、道品调适,此言一一调试三十七科之道品而以其中适于吾机边者入道也。此以于第五乘尚未达真性,先存之法门尚有我与不相应者故也,中根之人。至此第六乘,必发真证。七、对治助开,此言修藏教之五停心或六度等行对治事惑(修惑),以助开正道之理观也。此为最下根之人。在第六乘观行尚未进,以有迷事之粗惑为之障碍故也。八、知次位,此言已知修行之分齐,防增上慢之心也。九、能安忍,此言于内外之障碍安然耐忍也。十、无法爱,此言不爱著于已得之法,益进而入于法性也。即下根之人全修如是十乘渐得到道场也。##【图像: T0014.JPG 删减】

推荐佛学大辞典
条目 解释 详细
受所引色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详细>>
受戒入位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详细>>
受戒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详细>>
受想行识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详细>>
受想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详细>>
受岁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详细>>
受喜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详细>>
受别 【参见: 受记】 详细>>
受决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详细>>
受具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