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者,指上界四谛与上二界四谛之八谛。行者,指欲界四谛下十六行相与上二界四谛下十六行相之三十二行相。自声闻乘四善根之初至忍法之上忍,连环普观此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同自中忍之位,一行减之,遂至留苦或道等之一行相,谓之减行,每减其四行相自减一谛,故谓之减缘。其所以减之者,泛观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观智浮漫而不猛利,故自中忍以后渐渐狭其观境,以养成猛利之观智,遂为发真无漏智之算引也。上下八谛之三十二行相,第一回自第一观至第三十一,因而减去第三十二即上界道谛下出之一行相,第二回更自第一观至第三十,因而减去第三十一即上界道谛下行之一行相。如此每一周自下逆次减一行相,终至减第一即欲界苦谛下苦之一行相。即减去者,三十一行相也。减此三十一行相中,每第四周减一谛,故谓之减缘,减于他三周之行相,谓之减行。即减缘七周,减行二十四周,合于三十一周减去三十一行也。第四周谓之减缘者,上下八谛,为所缘之境,三十二行相,为对于此之能缘观解,故减四行相即减所缘之境一谛也。因而逆次减去,每至第四行相,不谓为减行,特附以所谓减缘即减谛之名耳。【参见: 行相】
条目 | 解释 | 详细 |
---|---|---|
受所引色 |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 详细>> |
受戒入位 |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 详细>> |
受戒 |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 详细>> |
受想行识 |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 详细>> |
受想 |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 详细>> |
受岁 |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 详细>> |
受喜 |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 详细>> |
受别 | 【参见: 受记】 | 详细>> |
受决 |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 详细>> |
受具 |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