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昔十六国之王也。仁王经下曰:“大王!吾以此经付嘱汝等。毗舍离国vas/iali,憍萨罗国Kosala,室罗筏国S/ra%vasti,摩伽陀国Magadha,波罗[病-丙+尼]斯国Ba%ra%n!asi,迦毗罗国Kapilavastu,拘尸那国Kus/inagara,憍睒弥国Kaus/a%mbi,般遮罗国Pan^ca%la,波吒罗国Pa%t!aliputra,末吐罗国Mathura%,乌尸国Us!a,奔吒跋多国Pun!gavardhana,提婆跋多国Deva%ta%ra,迦尸国Ka%s/i,瞻波国Campa%,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蜜多。”
条目 | 解释 | 详细 |
---|---|---|
受所引色 |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 详细>> |
受戒入位 |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 详细>> |
受戒 |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 详细>> |
受想行识 |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 详细>> |
受想 |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 详细>> |
受岁 |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 详细>> |
受喜 |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 详细>> |
受别 | 【参见: 受记】 | 详细>> |
受决 |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 详细>> |
受具 |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