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家送亡者曰津送。有二义:一,本为送生人之语,送人至津而止,今准生人而送亡者也。一,人之去,譬如舟之发津,而人送之也。敕修清规尊宿迁化曰:“但举无常偈,同亡僧津送。”送其生人之例证,如传灯录会通传曰:“帝厚其所赐,敕有司津送。”禅林宝训曰:“迎待连日,厚礼津送。”印度之俗,运死者于河津,使足浸于水,后于河边阇毗,有流遗骨于水之礼。尼波罗国于未全死之前,有送之于河津之习,此盖为引导而同时津送也。津送之义,或基于此习俗。
条目 | 解释 | 详细 |
---|---|---|
受所引色 |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 详细>> |
受戒入位 |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 详细>> |
受戒 |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 详细>> |
受想行识 |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 详细>> |
受想 |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 详细>> |
受岁 |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 详细>> |
受喜 |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 详细>> |
受别 | 【参见: 受记】 | 详细>> |
受决 |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 详细>> |
受具 |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