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十二云:“如婆罗门幼稚童子为饥所逼,于人粪中见庵罗果,即取之。有智之人见之,呵责言:汝婆罗门,种姓清净,何故取是粪中秽果?童子闻已,赧然有愧,即答言:我实不食,洗除还欲弃舍之。智者语言:汝大愚痴,若还弃,原不宜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此生分不受不舍。如彼智者呵责童子,凡夫之人欣生恶死,如彼童子取果还弃。”欣生如取果,遂归于死如舍果,故不如自始不欣生也。
条目 | 解释 | 详细 |
---|---|---|
受所引色 | 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参见: 法处所摄色】 | 详细>> |
受戒入位 | 受佛戒,则入佛菩萨之法位也。 | 详细>> |
受戒 |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参见: 戒... | 详细>> |
受想行识 | 五蕴中之四蕴也,此四蕴皆为心法,故称曰非色之四蕴。 | 详细>> |
受想 | 五蕴中之受蕴与想蕴也。【参见: 五蕴】 | 详细>> |
受岁 | 比丘夏居竟,增一法[月*葛],谓之受岁。 | 详细>> |
受喜 | 十六特胜之一。【参见: 十六特胜】 | 详细>> |
受别 | 【参见: 受记】 | 详细>> |
受决 | 同受记。谓受决定之记别也。 | 详细>> |
受具 | 谓比丘比丘尼之受具足戒也。行事钞上三之一曰:“十僧受具。” | 详细>> |